地处高黎贡山西麓的界头镇新华社区,位于界头镇南部,腾冲市东北部,距界头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腾冲市区65公里。因受
高黎贡山的影响,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自然景观,造物主鬼斧神工地塑造了许多雄、奇、险秀的景致,令人称奇。在新华,颇具吸引力的不是人人称赞的界头万亩油菜花海,也不是奇、险、俊秀的自然景观,而是神秘的罗密古城和与它有关的传说故事。一起跟随
腾冲旅游地接策划小编去探索一下吧。
《腾越州志·城池》载“大理国时期(公元937年~公元1255年),少数民族在今永安东华建一土城”,时称“罗古城”。《云南通志·城池》载“少数民族于永安南丘建一土城”,时名“罗密城”。罗古城与罗密城建于何时,毁于何年?因无确切记载,无从追溯与考证,唯民间有“罗哥”、“罗妹”城的传说流传至今,诸不知“罗古”、“罗密”中的“古、密”之由来。“古、密”当为少数民族爱称之侧音,如:阿哥gū(古),阿妹mí(密)。因“罗古”、“罗密”城无文字记载,独有口碑资料,众口相传,大理国元亨年间(公元119年~1195年),罗氏全家不知何故,遭受诛灭,仅有母子三人所幸逃脱。其母与兄妹二人为逃避官兵追杀,化装分散逃跑,兄妹二人先逃到瓦甸(永安)住下,而后,其母化装成叫花子(乞丐)讨饭而来,在瓦甸街母子相会。然后,兄妹二人将母亲藏于宝华山中的宝华洞中(属高黎贡山暗流之出口,已断源)。其母在洞中住了一段时间,发现洞内沉积着大量宝石,一家三口变卖了部分宝石,有了银钱后,在瓦甸继续称王。兄妹二人颇具军事才能,招兵买马,在古丝绸之路要塞上各筑一城,分别把守,兄守之城称为“罗哥城”,妹据之城称为“罗妹城”。罗为兄妹姓氏,随母姓罗,城亦以哥、妹命名为“罗哥城”和“罗妹城”(罗氏为丽江泸沽湖沿湖而居女儿国的摩梭族人,是从古至今独特的母系血缘世系,属纳西族支系)。
从两城互为犄角的位置和地形看,城墙应该是围绕整个谷地筑成长方形的城郭,主要用于军队驻守和训练,是中缅古道高黎贡山道的两个重要的军事堡垒。城墙四周,分别建有半圆形的嘹望台,横宽9m,半径5m,属防守岗哨,俗称“马面”,分明是军事设施,是“罗密城”的门卫、屏障,是永昌进入越甸坝(永安坝)的关口。传说,城池建好后,兄妹俩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当朝皇帝大喜,加封为罗伯王。可见,“罗密城”“罗哥城”成了当时整个越甸县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是最高行政长官司驻所。后不知什么原因,罗伯王停止上贡纳税,朝廷以谋反罪派兵围剿罗伯王。兄妹二人得到消息,连夜弃城逃往缅甸。《明史·地理志》载:“瓦甸安抚司,本瓦甸长官司,宣德二年置(1427),正统五年十一月升为安抚司。”据专家推测,罗密城、罗哥城为元、明时期瓦甸安抚司,长官司衙署驻地。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四月,大地理学家、旅行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来到腾冲时,腾冲各地已出现多处人口众多的街市。他于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从明光进入界头,游记记述道:“其村倚东山而北,夹庐成街。而不见市集,询之,知以旱故,今移街于西北江坡之间,北与桥头合街矣。”当天晚上,徐霞客在瓦甸街(今永安街)住宿了一夜。可见三百多年前,这里已有好几处“夹庐成街”的集市。其文曰 :“由界头即从雪山(指高黎贡山)西麓南行,屡逾西突之坡,十五里,遥望罗古城倚东山坡间,有寺临之。此城乃土蛮所筑之遗址。其寺颇大,有路从此逾雪山,过上江(即今保山芒宽)。”
《腾冲文物志·罗密城城址》记载:“罗密城城址位于界头镇新华社区西侧,高黎贡山西麓的缓坡上,背靠高黎贡山,面临瓦甸平川,东北距离罗古城约5千米。地理坐标:东经98°37'35. 4”、北纬25°19'25. 6",高程为1543米。2003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呈长方形,东西残宽200米,南北残长3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城墙为夯土墙,现残宽一般为5米,高3~4米,剖面夯土层厚6~10厘米。西、北两面城墙保存完整,东、南两面损坏比较严重,并被耕地切成数段。城东、南、西、北各设一门。其中西城门遗迹明显,西门前有一方形平地,有一条长20米、宽10米的道路进入城内,城东半部现为古城村,西半部为耕地。东城墙外有山洼,是城内村民取水之处,有朱家井、段家井、樊家井,现段家井已废弃;有村民16户,龙姓11户,杨姓5户。城内曾出土较多的瓦砾和陶瓷残片,出土器物风格和纹饰多具明代风格特点。清雍正《云南通志·城池》记载罗密城曰:‘旧为蛮酋所居,壕堑犹存’。清乾隆《腾越州志》载有‘罗密城,在城北二十里,旧为蛮酋所居,濠堑犹存’,‘元至元十三年(1276),设越甸县,寻废’。越甸就是现在的永安。明建文元年(1399)在此设瓦甸长官司,由当地刀姓土酋镇守,明正统间麓川叛乱后改为瓦甸安抚司,由早姓土酋镇守,罗密城应该就是这一时期的土司署所在地。该城是否为唐朝樊绰《蛮书》中的‘越礼城’‘越赕城’‘长傍城’中之一,有待考证。此城所处地理位置为我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是研究南方丝绸古道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历史古迹。”
保山市原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李枝彩老师著《腾冲历代古城考略》一文中记叙:“古城遗址头永安之罗密城。西山坝之西源城,经1994、1995年和2010年之勘探发掘,其时代已定为唐·南诏国时期……。罗密城址东北距罗古城址约 5 公里。1981 年云南省文物普查试点期间,省地县联合普查队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首次对该城址进行调查,初步认为是一座由人工夯筑建设的古代城堡遗址。之后,经地县文物部门多次调查复核,基本确认了这一推测。城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后靠开阔的鹅鸭坡山梁,前临低平的新华村谷地,具有良好的筑城设防条件。城池由人工夯筑的巨大土墙围成。城址平面呈纵长方形,东西宽210 米,南北长230米,总面积约4.8万平方米。城址上半部多开垦为台地,栽种旱地作物,下半部现为古城村村落占据。
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城池西、北两面城墙基础大致保存完整,走向清晰;东、南两面被村寨和耕地切成数段,但基本走向尚可查清。城墙多从周边取土,经人工摊平后逐层夯筑而成,夯筑方法与罗古城大致相同,但体量规模更大。残存墙体厚 5~6 米,高 3~4 米, 夯土层厚 5~10厘米不等。城墙四面各设一道城门,其中南北两门位于城墙纵轴线上,东西两门则位于横轴线下侧。各城门基址通道基本清晰可辨。其中,保存较好的西门门道宽 10 米,长20米。四面城墙之外尚有明显夯筑的半圆形防御设施——马面。城内两条主街在城区中下部呈“十”字形交叉,贯接四道城门。街道两旁尚有零星的早期建筑基址。多年调查中,先后收集到较多的砖瓦和陶瓷残件,质地和器型、纹饰多有元明时期的风格特点。在唐代中期南诏王阁罗凤就曾在这一带筑“越礼城”。
元代开边,又因其所处位置的重要,乃于至元十四年(1277)在这里新设越甸县予以管辖,是当时腾冲府所属的腾越、越甸、古勇、顺江三县一州之一。目前所见的罗密城遗址,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目前所见的规模布局等情况分析,应是当年的越甸县城所在地。在明代原腾冲府土酋高大惠等人的起兵反叛中这座前后沿袭近百年的越甸(瓦甸)古城在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随之被废弃,仅存遗址。清《雍正云南通志·城池》中有关罗密城“旧为蛮酋所居,壕堑犹存”的记载,印证了这一史实。腾冲地区这些古城虽多已废弃,且经过岁月的长期摧残破坏,但从其宏伟壮观的城池建设规模、规范整齐的市政设施布局以及丰富多彩的遗迹遗物之中,仍使我们真实窥见了当年腾冲地区人口密集、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种种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