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庄自然村隶属于腾越街道油灯社区。位于腾冲市西北部,东与盈水社区村尾自然村相接,南与洞觉村、草坝街相交相交,西与金源社区相邻,北接盈水社区下河村。水资源极其丰富,马河上段沿村穿流和大坝塘清水湖及大龙井、小龙井系列出水点,适宜种植水稻、莲藕、小麦、苞谷、蔬菜等农作物。村内
景点有护珠寺、段培东故居、小龙井古人类遗址。一起跟随
腾冲旅游地接策划小编来看看吧。
油灯庄原名“清河村”,清朝乾隆年间,有一户喜欢做善事的人家,为了夜间行人行走方便,把油灯装入灯笼内,将灯笼挂在路旁照明,故名“油灯庄”。据《洞觉村杨氏族谱·油灯庄坡上大人坟系录》介绍,“明末清初, 十二世祖杨钏从洞觉村迁往清河村坡上。至十六世祖杨兆禄,清道光年间,曾任腾越盐务官,在任期间,对国对民做出了卓越贡献,后被陇川木茏聘请为把总。”
“门环盈水半湾锦、人与梅花一样清”。油灯庄西枕岗峨山,山上林木葱郁,层林尽染;坐西朝东,日照充足,幕山临河;北部、南部群山环抱,与西侧的山脉自然围合成一个半月型的坝子,围合的地势呈弧状,易于夏季暖湿气流进入形成降雨。东部肥田沃土,田野广袤,荷花盛开,古老的马常河由北向南穿流其中,为避免河水泛滥带来的水患,利于排水,保持干燥宜居的自然环境,村寨沿西侧的缓坡呈弧形布局,符合“枕山,面屏,负阴抱阳,金带环绕”的选址格局。故有“半边月”之称。民居大都以三坊一照壁、四合院为主,形式为前院场、后倒座,三房带后厅,房屋结构以传统的七架、五架和三架房为主,建筑尺度因地势而定,宽敞宜人。在一幢房子中,梨木、春木是缺一不可的,取立、木、春、秋之意。门头、窗格、梁枋、扇门、栏板等部位多采用木雕艺术,雕饰有梅、兰、竹、菊、瑞兽、香草、万字花格,美轮美奂,非常精致,体现了匠人高超的技艺和主人高雅的审美格调。石脚多为火山石、青石支砌,一锤一錾,做工精细美观。墙体多用土基砌墙,厚实坚固,具有抗震、保温的功能,隔音较果及佳;外墙壁多采用本地田泥粉刷,取材方便简单,经济实惠,整体结构美观大方。村内大部分建筑属清末民初建盖,保存良好,至今仍在使用。
宗祠是凝聚民族团结力量的场所,油灯民风纯朴,远近闻名,段氏宗祠是该自然村“乡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村子北端,有始建于元代的护珠寺。该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禅房及附属建筑群组成,庙宇由2个四合院组成,庭院式建筑风格,材质选用优质楸木,瓦片选用本地特制大瓦,在传统古建筑中实属少见。1944年,在驱除日军收复腾冲的反攻作战中,远征军第二十集团总司令霍揆彰曾设指挥部于寺内,并在此制定“迫敌于城内,围而歼之”的作战计划,多次召开攻城作战会议,向攻城官兵发布命令,限期歼灭据城顽抗之敌,成功策划了飞凤山、腾冲攻城等著名战役,为腾冲抗战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村子西侧的山岗上,有小龙井坡古文化遗址,遗址四周有土埂,东侧剖面可见厚约80厘米的文化堆积层。2000年省市县文物管理部门和考古专家在此采集的标本有石斧、石刀、石范、陶祖、陶罐、陶钵等,是腾冲境内遗物类型较多的新石器遗址之一。由于油灯庄自然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500多年的历史,2013年9月,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油灯庄自然村名列其中。
由于油灯庄各姓氏始祖大都是因戍边屯垦落籍到此,他们把丰富的汉文化带到这里,将少数民族原有的歌舞汇集、融合,引入中原民间小调,明末清初逐步发展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仙灯、龙灯、狮子灯等。如,传统龙灯狮子灯舞姿优美,刚劲有力;仙灯花灯通俗活泼、诙谐风趣。因油灯庄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物产,先民来自四面八方,在漫长的岁月中,融合积淀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如:“武氏大薄片”美名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流传各地,大薄片用特制猪头肉片制成,将收拾干净的猪头去骨后切为大块,放入滚锅中煮透,筷子能指穿即捞起,置于凉水中降温后,片成薄如蝉翼的肉片,配以佐料,滋味无穷。
“咫尺土洞,容纳着大千世界;历史烽烟,一盏油灯,燃放着一簇火花,烛照着一方天地”。油灯庄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在田垅中培养和造就了锄笔交耕的已故边地农民作家段培东为代表的著名农民作家。滇西抗战史研究专家段培东,被誉为“东方之子”,曾被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国防教育讲师团聘请为客座教授,是一名地道的国防教育家,他和70多前曾发生在滇西大地上的那场抗日战争紧紧关联在一起,创作了代表作品《剑扫风烟》《松山大战》《怒水洪波》《话里话外说抗战》,深受大众喜爱。
“油灯一盏千秋史,土洞三尺十万兵”。油灯人崇尚文化,素以“知书达理”为荣,文化渊源极深而泽被极广,可谓书香氤氲,人材辈出,“书礼之村”是其最好的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