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古镇。周敏婧 摄
在中国的十大魅力名镇评选中
能够PK掉乌镇、同里等江南古镇
能够PK掉名气更大的丽江、大理
斩获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
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腾冲和顺古镇
究竟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
和顺马帮。图片来源:云南省文旅厅官网
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
位于滇缅交界的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十人八九缅经商”的和顺古镇,被称作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自古就是马帮文化的重镇。
中新社记者探访大马帮博物馆
位于和顺古镇的大马帮博物馆,正是通过腾冲著名收藏家贾志伟先生收藏的3000多件文物,展示了西南丝绸古道上腾冲重镇的历史和大马的帮生活场景。
据记载,南方丝绸之路比北方丝绸之路还要早200多年。张褰出使西域时,就发现有从南方丝绸之路出去的夏布与筇杖等大量中国的商品。
南方丝绸之路以四川成都为起点,一段经宜宾、昭通、曲靖、昆明、楚雄、南华、云南驿到达大理,称为五尺道;一段是从成都经邛崃、雅安、灵关、西昌、姚安至大理,这段称“灵关道”。两段路在大理汇合后向西行,经过保山、腾冲后通往缅甸,从保山至缅甸这一段称为“永昌道”。腾冲是这条路上的重镇,和顺则被称为这条丝路上的一颗明珠。
北方丝绸之路的运输工具主要是骆驼,而南方丝绸之路的运输工具主要就是马。大马帮的首领叫马锅头。两千多年来,马锅头带领马帮,驮来了世界的物质与文化,驮去了中国的物质与文化。正是这种交流交融和互惠互鉴,使得和顺及腾冲成为中原文化与南亚文化、东南亚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窗口。
“她以年轻女皇的风姿骑马而过”
1930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作者)由越南,进河口,当年年底来到昆明,然后过大理,次年出腾冲,到缅甸,随马帮探访旅行过程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以随笔《马帮旅行》(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将云南独特的风光、民风、民俗、民情作了历史性的“定格”。
悠悠古道。图片来源:云报客户端
他在发表于1939年9月15日纽约《太阳报》的文章中写道:“路上从腾越过来好多马帮,驮着棉花、罐装奶、鸦片,偶尔也有加强警卫的骡子,驮的是玉石和银子。”“我不会忘记,从南门进城以后,在宽阔的街道上行走,街上好像空无一物,却是全云南最清洁的街道。”
据《马帮旅行》记录,埃德加·斯诺沿着马帮行走的路线,“四周是茂密的森林”,“森林沿山坡而下,一直延伸到河边”,“也有的时候,在道路两边,几英里长的范围之内,全都是茶花,或数不清品种的大杜鹃,开着一大片淡紫色或白色的花朵”,“还有盛开的野梅花,它们一片片地生长在小山坡上,在风中就像一条条游丝,风静时又像朵朵娇美的红云”。山间有马帮行进的羊肠小道,并不时传来马帮的铃声和马驮的嘎吱声。
除了自然风光,埃德加·斯诺还在书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当落日西沉到蔚蓝色的山峰下面,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子骑马走过城门。她裹着的小脚穿着一双很合脚的红色的绣花鞋,她穿着蓝色软缎的裤子,红绸子的夹背心。她像男子一样骑马,她那黑白杂花的小马驹背上披着鲜红的龙毯。她走近我风尘仆仆的坐骑时,抬头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然后又将头俯至鞍前鞠了一躬。我高举帽子,挥舞致意,她以年轻女皇的风姿骑马而过。这就是我记忆中的腾冲。”
而在腾冲市作协秘书长杨耿耿看来,这段文字里的“年轻女皇”就是马锅头的女人。
腾冲和顺古镇成片的荷花。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穷走夷方富走厂”
在腾冲,有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穷走夷方富走厂”。穷走夷方,是指生活无着落的时候,就到缅甸为主的东南亚国家谋生;富走厂,是指要想发家致富,就到缅甸的玉石厂和其它矿山冒险一搏。原来,地处高黎贡山区的腾冲,耕地少而生齿众,无法从土里扒食的穷人或是企图做大做强的富人,都有着沿古老商道深入到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以图发展的传统。以腾冲下辖的和顺镇为例,这个中国著名的侨乡,全镇人口只有5000人,在海外的侨属却多达1万余人,分布在缅甸等十余个国家。
和顺古镇的宗祠。周敏婧 摄
历史上,那些“走夷方”的腾冲人,在外发达者不计其数。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大抵都有“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的观念,在外发达之后,首先要干的事就是衣锦还乡。因此,这些富翁在将大把大把的银子带回腾冲时,还带回了各种各样的洋货:从压面机到牛皮箱,从照相机到缝纫机,从文明棍到博士帽,从留声机到电影放映机,从手摇发电机到婴儿车……大山里的腾冲,其实曾是中国最时尚、最洋气的城市之一。
多年过去,如今的和顺古镇,大片的田野依然没有被商业化雕琢,农民依然悠闲地在田间劳作着;洗衣亭里依然是三三两两的农妇在捣衣……尽管声名在外,但和顺古镇躲在“极边第一城”腾冲的怀抱下,依然不紧不慢地延续着原来质朴的生活。